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
阅读的四个阶段
- 基础阅读
- 检视阅读
- 分析阅读
- 主题阅读
检视阅读
两个阶段
第一阶段 - 有系统的略读
略读建议:
- 先看书名页、看序。很快的看过去,注意副标题等信息,对书籍进行分类
- 研究目录页,对书籍的基础架构做概括性理解
- 检阅索引(如果有的话
- 阅读书籍的信息、书衣、出版者介绍等(此时已经对书籍有了大致了解,知道自己是否需要继续阅读
- 从目录中挑选几个和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阅读(注意阅读开头/结尾的摘要说明(如果有的话
- 把书打开,随便翻翻,随便读一读,一两段或几页,不要太多,寻找主要论点,注意主题脉络,不要忽略最后几页
完成检视阅读后,可以对书籍归类,了解自己是否需要继续阅读该书籍
第二阶段 - 粗浅的阅读
面对难读的书时,先从头到尾读完一遍,不要停下来查资料或思考,集中精力读能理解的部分,略过不懂的部分,读完后就可增进对不懂之处的理解。
阅读速度
阅读速度不是只是读得快,而是针对不同的文字使用不同的速度阅读
“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,慢不该慢到不值得,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。”
阅读速度的锻炼用指针(手指、鼠标)顺着文字一行一行移动下去,要比自己眼睛感觉更快,强迫眼睛跟着指针移动
阅读的自我要求
对于一本书,一定要主动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
- 整体而言,这本书到底在谈论什么?(找出书籍的主题、逐步从主题中分解除关键的议题
- 作者细说了什么,怎么说的?(找出主要的想法、声明和论点
- 这本书说的是否有道理,全部还是部分有道理?(对书籍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
- 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?(了解自己是否有必要去阅读/了解这本书
提出问题后,要精准、正确的回答这些问题
通过做笔记,让书籍真正属于自己
常用的笔记方法:
- 画底线/圈出文字
- 对段落画竖线
- 空白处打星号等标记书籍中最重要的部分(慎用,注意精简
- 空白处编号(对论证陈述做顺序编号
- 标记相关的页码(集中书中散布的论点
- 空白处做笔记
三种笔记
- 结构笔记(structural note-making):四个主要问题和对应的答案
- 概念笔记(conceptual note-making):分析阅读中,关于书中和读书时产生的观点所做的笔记
- 辩证笔记(dialectical note-making):主题阅读中,关于问题进行辩证的笔记
书籍的分类
大致分为理论性和实用性(除去小说类、论说类
- 理论性
- 实用性
理论性作品告诉你这是什么,实用性作品告诉你如何去做或应该做什么
分析阅读
第一阶段的四个规则:(找出书的主题
- 按照书本的种类和主题作分类
- 用最简短的句子总结/概括书本要表达的内容
- 按照顺序和关系,列出书中的重要部分。拟出全书的纲要和各部分的纲要
- 找到作者在问的或想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:(诠释书的内容
- 诠释作者的关键字
- 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重要主旨
- 知道作者的论述,从内容中找到相关句子并重新架构出来
- 确定作者解决了什么问题、什么问题没解决,判断哪些问题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第三阶段:(像沟通一样评论
- 礼节
- 除非已经完成大纲架构并能诠释整本书,否则不要轻易批评(读懂之前不要妄下评论
- 不要争强好胜
- 区分真正的知识和个人观点的区别
- 批评观点的标准
-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
-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
- 证明作者逻辑错误
- 证明作者分析和理由不完整